雲端防護是指企業用來保護雲端應用程式、基礎架構和資料以防範資料外洩、未經授權存取以及網路攻擊的程序、政策和技術。
目錄
今日企業在雲端上儲存了大量的資料、並執行了大量的軟體,而這一切都需要受到妥善保護以防範內賊威脅和外部攻擊。
「雲端」並非某種單一物品,所謂的雲端運算架構,事實上結合了各種電腦環境與資源來儲存資料並執行資料庫、軟體應用程式,以及其他服務。
雲端環境基本上分成四種類型:公有雲 (任何人都能使用或訂閱)、私有雲 (專為特定企業、集團或機構而量身打造)、社群雲端 (由多個相關企業、政府機關或其他實體所共享),以及混合雲 (結合任何其他兩種或三種模式的雲端)。
由於雲端是一種「分散式」環境 (意味著其組成元素四處分散並經由網路連接),因此需要獨特且專屬的資安方法來加以保護。
雲端防護架構結合了各種安全與網路資安工具、措施和技術來保護雲端運算的資產和資訊。這些措施包括傳統的防火牆、惡意程式防護、入侵偵測系統 (IDS),以及雲端特有的防禦,如:多重認證 (MFA) 系統、雲端原生應用程式防護平台 (CNAPP)、雲端防火牆、雲端容器防護系統,以及雲端存取安全代理 (CASB)。
雲端防護能讓企業結合嚴格的存取控管與資安政策、進階威脅偵測及回應措施,以及最新的 AI 防護與 AI 網路資安工具、技術與最佳實務原則來保護雲端環境。
有別於傳統保護現場實體 IT 系統與資料的資安措施,雲端防護的重點在於保護企業在雲端上的資料、服務、工具和應用程式,以防範各式各樣的資安威脅,包括保護雲端環境免於下列威脅:
儘管不同的雲端環境、企業或產業所用的雲端防護平台可能看起來有很大差異,但絕大多數的全方位 (AIO) 雲端防護解決方案都具備一些核心的功能、工具和技術來提供最佳的防護,包括:
將上述措施納入完整雲端資安策略的一環,有助於保護重要的雲端資產、服務與資料,防範駭客入侵,並保護企業的商業關係和商譽。
儘管雲端防護近來已有長足進展,且雲端運算提供了諸多優勢,然而企業在保護自己的雲端環境時,仍有許多需要考量的風險和挑戰,包括:
今日絕大多數的企業都仰賴雲端來營運,包括:備份重要文件、開發與測試軟體、收發電子郵件,或是提供客戶服務。因此,幾乎所有產業的企業都必須確保他們擁有必要的雲端防護措施來保護自己的資料、維持合規,並防範所有型態的網路攻擊。
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將更多機密、敏感和專屬的資料儲存在雲端,瞄準這些資料的網路攻擊數量、頻率及精密度也同樣倍增。
雲端防護措施,例如資料外洩防護 (DLP) 技術、多重認證及資料加密,是保護雲端資料並防止駭客竊取的一種必要手段。
為了避免違規訴訟或鉅額罰款的風險,任何將機敏或私人資訊儲存在雲端的企業,都必須隨時遵守所有關於資料儲存、保護及防盜措施的法律和規範。
主動式雲端防護策略是確保雲端合規並遵守所有相關法規的關鍵,包括:美國健康保險可攜性與責任法案 (HIPAA)、美國金融資料保護 (SOX) 沙賓法案、支付卡產業資料安全標準 (PCI DSS) 以及歐盟通用資料保護法 (GDPR)。
此外,雲端網路攻擊與資料外洩也可能嚴重破壞企業的營運與永續性,企業可能損失數百萬美元的生產力、營收以及商譽損失。
一套嚴密的雲端防護系統有助於防範這些風險、對抗當前及未來的資安威脅,讓企業的內部環境和雲端環境都能維持正常運作。
此外,雲端防護的彈性、擴充性以及相對較低的前期成本,也讓雲端防護成為數位轉型浪潮不可或缺的要角。
除了為企業提供一種高效率又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來支援、強化及保護數位轉型工作、讓更多業務與資料移轉至雲端之外,雲端防護解決方案也有助於建立安全而值得信賴的雲端環境,促進員工之間的無縫協同合作、支援更多遠距與混合上班模式、推動創新,同時也帶動獲利與營運效率的提升。
為了盡量提供最佳的雲端資料、資產及應用程式防護,企業在開發或建置雲端防護策略時,應該採取一些最佳實務原則。包括:
雲端防護領域幾乎天天都有新的進展,其中有三大趨勢將影響雲端防護與網路資安的未來發展:零信任架構的崛起、人工智慧 (AI) 和機器學習正日益整合至雲端防護解決方案當中,以及雲端資安框架正不斷演進。
零信任架構是一種新的網路資安方法,其目的是要將資安威脅的風險降至最低,其假設是:每一個資產、連線或使用者在未通過驗證之前都應對其保持懷疑。
隨著雲端資料外洩與網路攻擊更加常見、也更加陰險,零信任的雲端防護方法可能包含下列作法:不斷監控雲端資產和應用程式以發掘其漏洞或弱點、將雲端網路劃分為各自獨立保護的「區域」來防止資料外洩和網路攻擊擴散至整個雲端環境,或是要求使用者在存取企業雲端資料或服務之前,必須不斷取得認證與授權。
雲端資安框架指的是企業在保護雲端資料、雲端應用程式/服務,以及雲端環境免於攻擊時所採取的一整套祥細政策、指引、存取控管以及最佳實務原則。
目前業界領先的一些雲端資安架構包括: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局網路資安框架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Cybersecurity Framework,簡稱 NIST CSF)、MITRE ATT&CK 雲端資安框架、網際網路安全中心 (CIS) 關鍵資安控管 (Critical Security Controls)、雲端安全聯盟 (CSA) 的安全、信任、保障與風險框架 (Security, Trust, Assurance and Risk,簡稱 STAR),以及 ISO/IEC 27001 資訊安全管理 (ISMS) 標準。
隨著企業持續導入或遵循上述及其他新興的框架,企業將更有能力保護雲端環境、守護雲端資產和資料、防範資料外洩或網路攻擊,並確保自己隨時符合所有適用的國內外法律和規範。
Trend Vision One™ Cloud Security 平台是一套強大的全方位雲端防護解決方案,可讓企業提升其雲端環境可視性、控管雲端資料存取、自動化及強化雲端防護與網路資安防禦,並且主動保護雲端資產、應用程式及服務,防範最新的資安威脅、網路攻擊以及資料外洩。
除了其他功能之外,Cloud Security 還提供持續的攻擊面即時監控與風險評估,涵蓋所有工作負載、容器、API,以及雲端資產。它能為雲端、多重雲端及混合雲環境提供領先業界的防護,包括:即時威脅偵測及回應、自動化漏洞掃描、進階加密功能,以及完整合規性的保障與強制貫徹。此外,還能讓企業獲得所需的可視性與控管來強化雲端資安狀況,防範不斷演變的威脅、攻擊與網路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