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 防護是資安防護的一種,其內容涵蓋所有用來保護應用程式開發介面 (API) 以防範資料外洩、未經授權存取,以及其他威脅的協定、流程與最佳實務原則。
目錄
API 防護結合了各式各樣的工具來協助企業防止應用程式開發介面 (API) 遭到入侵,藉此保護敏感與機密資訊,並且保護網站與行動應用程式、雲端服務,以及物聯網 (IoT) 裝置。
API 是「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式開發介面) 的縮寫,這是一種程式設計上的規則和協定,讓不同的軟體應用程式之間能彼此互動、溝通及分享資料。
由於 API 是用來與不同的應用程式溝通,以及在應用程式之間交換資料,所以也有可能變成駭客存取應用程式、應用程式所在系統,以及應用程式所攜帶資料的途徑。
API 防護運用各種工具,如:認證與授權、主動式存取控管、資料加密技術,以及威脅偵測及回應措施來防範 API 的各種非蓄意和惡意威脅,包括:
API 的型態與樣貌繁多,一些常見的包括:
API 基本上涵蓋了任何能讓軟體開發人員在自己的應用程式當中整合其他應用程式資料或功能的程式開發介面。
API 的好處是開發人員不必從頭開始自行開發所有的功能,只需「借用」現有的應用程式來提升自己的軟體。
API 防護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能協助企業保護 API 的完整、防止敏感或機密資訊落入駭客手中,並且守護企業的商譽以及合作夥伴和客戶的信任。
這一點相當重要,因為企業越來越仰賴 API 來讓他們在各種不同平台和裝置上安全可靠地提供產品、服務和資訊,包括:行動應用程式、雲端原生和雲端應用程式、網站應用程式,以及軟體服務 (SaaS) 應用程式。
這些應用程式所用到的資料,已經成為一項珍貴的資產,同時也是企業經營不可或缺的一環。API 是取得這些應用程式資料的門戶與通訊管道,一旦遭到入侵,就可能對生產力、獲利能力和品牌地位帶來嚴重後果,包括:鉅額罰款、長期業務中斷,甚至是法律後果。
基於這些因素,API 已成為駭客主要的攻擊途徑。
此外,一套強大的 API 防護解決方案,也有助於企業隨時符合所有政府與產業相關的資料隱私權法律和規範,包括通用資料保護法 (GDPR) 和加州消費者隱私權法案 (CCPA)。
隨著 API 的運用越來越普遍,網路攻擊的數量、頻率、精密度,以及其他 API 的資安風險也在不斷攀升。API 最大、最危險的一些資安風險包括:
由於 API 攻擊越來越普遍,因此不論任何規模的企業都面臨著風險。光是這幾年,全球一些規模最大、最安全的企業都經歷過 API 遭駭客入侵,包括:Honda、Dell 和 T-Mobile。
2024 年,漏洞攻擊入侵了數億個 LinkedIn、Facebook、Snapchat、Duolingo 和 X (原 Twitter) 等服務的使用者私人帳號。
2023 年,開放網站應用程式安全計畫 (Open Web Application Security Project,簡稱 OWASP) 發布了一份最新的 10 大 API 資安風險 (Top 10 API Security Risks) 清單來協助企業發掘、了解並防範 API 最危險的資安威脅。這份清單包括:
API 防護解決方案結合了多種不同的工具、技術與最佳實務原則來保護 API 生命週期的每一階段,從設計、程式撰寫,到實作與維護。這包括:
每家企業在擬定 API 防護策略來保護資料和應用程式以防範已知及新興威脅時,有一些最佳實務原則務必遵守。
首先,企業應盤點所有現有的 API,找出並修正任何資安上的弱點、缺失或漏洞。
此外,也應建置並強制落實一系列嚴格的認證和授權機制,來監視和控管誰可以存取 API 及其內含的資料,包括:開放授權 (OAuth) Token、OpenID Connect (OIDC) 控管、API 金鑰,以及/或是 mutual TLS (mTLS) 等工具。
企業應設置進階加密措施來防止資料遭到竊取、使用或未經授權的存取。此外,還可採取速率限制、限流措施以及資料配額來防範 API 遭到濫用、超用或利用,保留頻寬、保護 API 後端,並防範 API 因 DDoS 或其他攻擊而遭到癱瘓的風險。
最後,所有 API 防護系統、工具和端點都應定期接受測試並持續監控,以掃描漏洞、發掘任何潛在的缺陷或組態設定錯誤,並確保 API 防護隨時保持完整與更新。
隨著 API 技術的演進,新的威脅、攻擊途徑以及資安風險將不斷出現。隨著企業逐漸透過 MCP (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情境通訊協定) 來導入更多代理式 AI 通訊,這一點也將變得更加重要。為了解決這些挑戰,API 防護可能將更加依賴人工智慧 (AI) 技術,例如:神經網路和機器學習。
這些新的 AI 驅動工具將協助企業改善偵測及回應 API 資安威脅的能力,強化資料外洩與網路攻擊的防禦,並且事先預測及防範絕大多數威脅,不讓它們有機會造成永久性損害。
其他未來可能的 API 防護趨勢還包括:日益成長的持續性 API 資安評估需求、產業標準與最佳實務原則的落實,以及遵守適用的資料隱私權法規。像這樣的實務方法將有助於企業守護珍貴的資訊,並維持 API 的完整、安全及韌性。
Trend Vision One™ Cloud Security 能為雲端和混合雲環境提供全方位且領先業界的防護來防範資安威脅、網路攻擊以及其他風險。
Cloud Security 結合了即時的可視性與防護、持續性監控與評估,並與現有的防護和網路資安工具及技術無縫整合,提供您完整、無煩惱的防護來保護您的整個攻擊面,包括:雲端容器、工作負載、雲端資產,以及應用程式開發介面 (API)。
API 是「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式開發介面) 的縮寫,它是能讓行動和網站應用程式能彼此互動、分享資料及溝通的後端框架。
API 防護能協助企業保護 API 免於網路攻擊,守護敏感、機密及專屬的資料免於遭到外洩或竊取。
我們每天會用到的 API 包括:讓您使用 PayPal 來支付網路購物的付款處理 API、讓您追蹤快遞或透過 Uber 叫車的 Google Maps API,以及讓您透過 Facebook 或 Google 帳號登入各種網站的登入 API。
API 防護能限制 API 存取,防止 API 資料遭到未經授權的存取來防範資料外洩與網路攻擊。
網站 API 會使用 HTTP 協定來分享資料,啟用 HTTPS 可將分享的資料加密,並且保護「表現層狀態轉移」(REST) API 與 HTTP 用戶端之間的通訊。
有各式各樣的工具可以用來保護 API,包括:速率限制、資料限流、授權與存取控管、結構 (schema) 驗證,以及 DDoS 防範。
API 認證可確認 API 使用者的身分,API 授權可控管他們可存取哪些資料或服務。
OAuth 2.0 是一套業界標準的授權協定,可規範、限制或管理第三方用戶端存取 API 的方式。
API 閘道可保護 API 流量,當資料在 API 與用戶端或使用者之間流動時,API 閘道可認證並控管資料的存取。
API 端點可利用 API 閘道、API Token、OAuth 認證、零信任政策,以及 mutual TLS (mTLS) 加密等工具來加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