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網絡資訊保安是一種主動方式利用人工智能來消除資訊保安盲點、預先預測及防範攻擊,並且徹底改變企業整體數碼資產的保安運作效率。
目錄
人工智能是一個廣義的術語,用來描述採用機器學習演算法、神經網絡及其他進階技術來模擬人類大腦的運作方式。這些機器會模仿人類的認知能力來規劃、推理、解決問題、執行複雜任務及從經驗中學習。
至少從 20 世紀 80 年代末開始,人們就開始運用人工智能來提升網絡資訊保安。自從人工智能網絡資訊保安問世以來,多年來企業已徹底改變了其偵測、防範及降低網絡資訊保安威脅的方式。包括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和技術來:
傳統的網絡資訊保安措施都遵循一套明確的預先定義規則、政策與程序手冊來發掘及回應已知威脅。反觀人工智能網絡資訊保安可以不斷學習、演進及調整其運作方式。如此就能跟上新興威脅的腳步,在攻擊出現時立即回應新的攻擊管道,隨時搶先防範黑客。
人工智能網絡資訊保安工具能夠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並預測未知的結果,因此能夠即時發掘潛在的網絡資訊保安威脅,並且比傳統資安措施更快、更準確、更有效回應網絡攻擊。此外,也讓企業能夠主動保護自己的資訊科技基礎架構,在網絡攻擊發生之前預先加以防範。
傳統網絡資訊保安
人工智能網絡資訊保安
預先定義的規則、政策與程序手冊
持續學習、演進與調整
對抗零時差攻擊及未知威脅
偵測最新及不斷演變的威脅
耗時且耗費大量資源
縮短回應時間並降低分析師工作量
與傳統網絡資訊保安措施相比,人工智能網絡資訊保安提供了許多效益和優勢。包括:
企業在整合人工智能網絡資訊保安措施時,必須謹記多項風險與挑戰。
第一,人工智能網絡資訊保安技術很可能遭到黑客攻擊。例如,網路犯罪集團會將惡意內容注入人工智能資料中,或者利用人工智能演算法來入侵資訊保安防禦。此外,他們還可利用人工智能來躲避偵測,或者發掘並漏洞攻擊企業資訊保安系統的漏洞。
網絡犯罪集團還可利用自己的人工智能工具來發動更強大、更精密、更針對性的網絡攻擊。包括利用人工智能來製作一些深偽照片和影片、誘騙員工揭露敏感或專屬資訊,或是侵入企業的密碼和存取管控。
此外,在網絡資訊保安領域運用人工智能,也會引起資料私隱的疑慮。例如,蒐集或使用個人資訊時必須取得同意、確保公開透明、敏感或機密資料可能外洩、被濫用或竊取,而企業必須遵守用戶私隱相關法規,如歐盟通用資料保護法規。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模型通常都經過從現有內容來源擷取資料訓練。任何原始資料的偏見、歧視、落差、不公平或不精確之處,都可能導致這些模型出現相同的失誤,或阻礙他們做出準確的預測和決策。企業務必要確保自己的人工智能模型只使用最高品質的訓練資料來源。
人工智能已經被廣泛運用在各種方式上,協助企業改善網絡資訊保安狀況。人工智能網絡資訊保安工具和應用程式最創新的範例包括:
Trend Vision One™ AI Security 採用最新的人工智能工具和技術來協助企業採取完全主動的人工智能防護方式,在網絡攻擊和資料外洩事件發生前預先加以防範。
Trend Cybertron 是業界第一個真正主動的網絡資訊保安人工智能系統,源自擁有 35 年網絡資訊保安經驗及 20 年人工智能開發經驗的廠商。Trend Cybertron 採用廣泛的大型語言模型與經過實證的人工智能資料集來大幅提升網絡資訊保安防禦的效率與成效。
此外, 網絡資訊保安平台 Trend Vision One™ 也提供進階代理式人工智能工具,根據真實世界的網絡攻擊與威脅情報來持續演進與調整。這項持續改進與創新的承諾,讓企業隨時掌握最新及新興的網路威脅,領先黑客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