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外洩是指資訊在系統擁有者不知情或未授權的情況下遭人竊取或存取的事件。
目錄
當有人在您不知情或未給予授權的情況下,從您的系統竊取了資訊,那麼您就發生了資料外洩。資料外洩不限對象,所有大大小小的企業和系統都可能發生,而被竊取的資料有可能是敏感、專屬或機密的資訊,例如:信用卡卡號、客戶資料、商業機密,或是涉及國家安全事務。
資料外洩的後續影響有可能損害企業的商譽,因為客戶會覺得企業「背叛了他們的信任」。此外,受害的企業及其客戶也可能蒙受財務損失,如果失竊的資訊包含相關記錄的話。
絕大多數的資料外洩都是因為駭客入侵或惡意程式攻擊所引起,以下是一些最常見的資料外洩類型:
駭客在選定了目標之後,就會試圖尋找漏洞來攻擊員工、系統,或網路。駭客需要很長的時間來進行研究,而且有時可能需要長期追蹤員工的社群媒體帳號,以了解其公司內部的基礎架構。
一旦找到了攻擊目標的弱點,駭客就會經由網路攻擊或社交工程攻擊來試圖突破目標的防線。
在網路攻擊中,駭客會試圖利用目標基礎架構的弱點來加以入侵。這些弱點包括但不限於:SQL 資料隱碼攻擊 (SQL Injection)、漏洞攻擊,和/或連線階段挾持。
在社交工程攻擊中,駭客會利用社交工程技巧來試圖滲透目標網路,比方說,發送一封精心製作的電子郵件給某位員工,並且針對該員工來量身打造,以便吸引其注意力。這是一種專門騙取資訊的網路釣魚郵件,會誘騙收件人提供自己的個人資料,或是隨附一個惡意程式附件,一旦下載就會自己執行。
一旦進入到網路內部,駭客就能自由竊取企業網路上的資料,這些資料可被用於勒索或網路宣傳。此外,駭客蒐集到的資訊,還可用來對受害企業的基礎架構發動更具破壞性的攻擊。
不論任何規模的企業,資料外洩都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絕非單純只有財務損失。發生資料外洩之後,企業通常會面臨法律調查、商譽損失,以及長期的營運中斷。災難的代價通常包括:昂貴的事件回應、客戶補救措施,以及更嚴格的法規監督。
資料外洩的常見後果包括:
2024 年 7 月,AT&T 發生了一起包括電話號碼、通話與文字簡訊記錄、互動細節,以及通話時間等資訊遭到外洩的事件。
總共約有 1.1 億名 AT&T 的客戶收到有關這起資料外洩事件的通知。受影響資料甚至延伸至其他使用 AT&T 網路的電信業者客戶。
7 月 29 日,AT&T 支付了大約 37 萬美元給一名駭客來刪除一些客戶資料。
根據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簡稱 FCC) 的資料,AT&T 在 2024 年 10 月同意支付 1,300 萬美元來解決 2023 年 1 月某雲端廠商發生的資料外洩事件,該事件影響了 890 萬名 AT&T 的無線客戶。
如需進一步資訊,請參閱 AT&T 資料外洩來了解所有相關細節。
2024 年 5 月,Ticketmaster 發生了一起影響 5.6 億名使用者的超大型資料外洩事件。ShinyHunters 駭客集團宣稱入侵了 Ticketmaster 的系統並竊取了一大批 (1.3 TB) 的客戶資料,包括:姓名、地址、電話號碼、訂單歷史記錄,以及部分的付款資料。
2024 年 7 月,這批資料的樣本出現在暗網的論壇上。
如需進一步資訊,請參閱 Ticketmaster 資料外洩來了解所有相關細節。
2023 年 10 月,熱門的 DNA 檢測與親子鑑定公司 23andMe 因遭遇登入憑證填充 (credential stuffing) 攻擊而發生了一起嚴重的資料外洩。在這類網路攻擊中,駭客會利用其他資料外洩事件當中失竊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來入侵帳號。登入憑證填充攻擊利用的是使用者在不同網站上重複使用相同密碼的現象,因此是一種常見而危險的威脅。很不幸地,這起事件暴露了 400 萬名客戶的資料,引起了有關敏感基因資訊外洩的嚴重安全疑慮。
如需進一步資訊,請參閱 23andMe 資料外洩來了解所有相關細節。
雖然「資料外洩」(data breach) 和「資料洩露」(data leak) 一詞經常被交互使用,但它們的意義卻不盡相同。資料外洩是指未經授權的個人在未經使用者同意的情況下查看或取得機密、敏感或受保護的資訊。資料洩露則是因為組態設定錯誤或人為疏失而導致資料意外曝光。
及早發現自己遇到了資料外洩,對於降低資料外洩的衝擊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您的資訊可能已經遭到外洩的跡象:
若您懷疑自己的資料已經在某個資料外洩事件當中遭到外洩,請依照以下步驟執行:
請記住,隨時保持警戒並主動採取防範措施,可有助於降低資料外洩的衝擊。
透過單一平台,更快速地制止惡意攻擊並掌握您的資安風險。透過全方位防範、偵測和回應能力,並搭載人工智慧、領先的威脅研究和情報,落實全面資安管理。
Trend Vision One™ 支援多元混合 IT 環境,自動化並協調工作流程,提供專業的資安服務,讓您能夠簡化並整合資安營運。